從換了來令片之後,有上網找些資料但沒有多少收穫
有跟車友私下說要寫來令片市場的混亂現象來放炮一下
但最近忙著玩三國志,拖到現在 ^^

選來令片,除了車友間的口碑與價格考量外
個人會希望是能找到正確的工作溫度與摩擦係數來當參考
但目前為止,好像很少有完整的資訊在各家製造商的網頁裡
很無言

就拿MINTEX來說

http://www.mintex.co.uk/index.html
Mintex英國網站
(我當時在這網址看到資料,可是目前我連不上)

http://0rz.net/f71Bk
Mintex國內代理商網站

工作溫度
型號1144 國外網頁寫到450度,台灣寫到550度
型號1155 國外網頁寫到600度,台灣寫到650度
型號1166 國外網頁寫到700度,台灣寫到"隨心所欲"

可以說代理商廣告誇張不實

且代理商同一個網頁
上面說1144摩擦係數達0.55(道路版要有0.55實在有誇張),
可是下面表格內明明只有0.45,
這不是自打嘴巴嗎?

而根據其中一位網拍業者自己用1144經驗用MSN跟我透露說
"她"用1144已經碳化兩次了(還只是跑高速公路,不是跑山路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品牌大的,就有許多亂象出現
網拍就有所謂的Mintex MERGENT型號或者打著Mintex招牌賣TRESTOR

有人買到標榜Mintex MERGENT的討論
http://www.autoth.com/forums/showthread.php?t=17652
業者的說法是MINTEX不再授權給MERGENT

但我查 MERGENT是紐西蘭公司
http://www.lamco.co.nz/mergent/main.htm
看來Mergent公司本身也不生產,是委託馬來西亞生產
那MINTEX這種生意要授權紐西蘭公司到馬來西亞下單生產的過程
多轉一手符合經濟效益嗎?

而馬來西亞工廠資訊
http://0rz.net/6d1DT
生產 TRESTOR/BENDIX/MERGENT 這三個品牌來令片,也都跟MINTEX無關
個人以為可以把這三個牌子看成相同產品(不同包裝)

過去的歷史我不知道,我個人比較不接受所謂原廠不再授權之說
若不再授權,表示那產品已經沒有經過原廠認可的規格或品質

個人認為會這樣賣是因為
進口商從馬來西亞進口成本較低的來令片
然後打著大廠招牌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利潤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還有像是去問Ferodo的產地也有很多
到底真的假的?值得小心研究
安全無價


以上是個人的看法
不代表絕對正確
純供參考 ^^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trjohn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